4月7日,长沙浏阳市“00后”跑腿小哥小黎接到一单120元的跑腿订单,将牛奶、食用油、纸巾等物品从浏阳市中心送到醴陵市。半路上,小黎越想越不对劲,这些物品的价值可能还没有跑腿费高,会不会是什么违禁品。他果断将包裹送进了大瑶派出所。
4月9日,潇湘晨报记者从浏阳警方及小黎处了解到,上述包裹中包着一捆现金,足有7.9万元。实际上,发单者是新型诈骗的“准受害人”,小黎的行为,帮助警方揭露了一起利用桃色陷阱进行伪装的新型电信诈骗,及时截停了即将落入嫌疑人口袋中的7.9万元。
蹊跷的订单:120元的跨城订单,只是送牛奶和纸巾?
小黎是浏阳人,是一名“00后”,今年24岁,做跑腿快一年时间了,做跑腿之前,在长沙做过厨师。
4月7日下午四点多,他像往常一样打开接单平台,发现有顾客发布了一个从浏阳配送货物到醴陵的订单。“两地相差有40多公里,一开始的价格是80多元,我没接,但发单人加了几次价,价格涨到了120元。”于是小黎把这一单接下来了。
小黎向记者展示的接单信息显示,订单起点是浏阳市市民之家,目的地是株洲醴陵市B15县道的一家烟花厂。
在与货主沟通后,小黎驾驶电动摩托车来到市民之家停车场。货主是一名中年男子,约有1.8米的身高,瘦瘦的,他从私家车上搬下来一个纸箱,告诉小黎里面装的是牛奶、食用油、纸巾,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尽快送达。
一拿到货品,小黎心里就有点疑惑,120元的跑腿费,就这点货品,都能直接买下来了。一路上,小黎心里都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在骑行了20多公里后,货主发来信息,要求他添加一个微信,然后联系这个微信把货物送达。
“会不会是什么违禁品,或者是毒品?”这些念头一直在小黎的脑海中冒出来,在距离大瑶派出所不远的地方,小黎终于下定决心,把车骑进了大瑶派出所。
记者询问小黎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小黎表示,大概是在三个月前,他也接到类似的订单。当时小黎将订单送达后,拨打了110反映自己的遭遇,民警提醒他,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把握不了,可以联系警方进行处理。
7.9万元成捆现金背后:警方揭开桃色陷阱
记者了解到,4月7日下午五点左右,在大瑶派出所副所长陈辉和民警彭熙阳的见证下,小黎打开纸箱进行检查。
纸箱里除了牛奶、食用油、纸巾等物品,还有一个被黑色胶带裹得严严实实的空调滤芯包装盒。“打开这个盒子,发现里面是一沓沓的钱,经过清点,足足有7.9万元。”小黎告诉记者。
“我们立刻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一起电信诈骗,随即向浏阳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电诈中心报告,并让小黎与货主取得联系。”陈辉介绍。
小黎告诉货主高先生(化姓),因为发生了意外,需要去派出所处理,希望货主过来将物品拿走。高先生则让小黎另外叫一名同事继续送货。双方一直僵持,直到当天晚上,高先生才来到了大瑶派出所。
起初,高先生并不愿意说明实情,还谎称钱是送给醴陵一个朋友的。经过民警持续不断地做思想工作,高先生终于敞开心扉,讲述了近段时间的遭遇。
原来,今年2月份,高先生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App,该App“客服”声称只要完成充值任务,就可以和心仪美女约会,甚至还能获得返现等额外报酬。在美色和金钱的双重诱惑下,高先生陆续充了不少钱。今年3月,一名叫“露露”的网友通过App与高先生交流,时常给他发送一些暧昧的图片、视频。
在美色的撩拨下,高先生逐渐丧失理智。按照平台客服的指引,他取出7.9万元现金,按照对方要求通过跑腿平台以摩托车配送的方式将钱送往指定地点。好在跑腿小哥小黎警惕性高,及时报警,才让高先生避免陷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4月8日,在浏阳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电诈中心,高先生领回了失而复得的7.9万元,并当面向小黎表达了感谢。当天,民警对高先生进行了法治训诫和提醒,同时也对小黎的机警行为给予了高度表扬。
潇湘晨报记者曾永红 长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