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凌晨1时,在头脑风暴15小时后,广东畜牧业八大协会拿出了一份《“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广东畜牧业“媒体+”行动方案),要以广东目前最“热门”的“媒体+”深度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省畜牧企业、养殖主体主动拥抱变革。
从8月14日倡议发起到8月22日凌晨拿出定稿,8天的时间里,养猪、家禽、奶业、牛业、肉鸽、饲料、动保、兽医八大行业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一哲学终极三问内观行业,最终锚定“媒体+”赋能,拿出了一份令行业振奋的“行动指南”与“机会清单”。
说干就干!22日一早,八大协会又拿出了一份“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线上培训项目,每一节课对应一个“突破口”,组合成一个“广东畜牧国际化战略工具箱”。
“媒体+”能为畜牧做什么?推动生产与消费对接、乡村与城市连接
《“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由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广东省家禽业协会、广东省奶业协会、广东省牛产业发展促进会、广东省肉鸽行业协会、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广东省动物保健品协会联合发起。
作为全国重要的畜牧生产与消费大省,广东畜牧产业规模庞大、链条完整、特色鲜明,在智慧养殖、产业集群建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如何高质量发展更进一步,整个畜牧产业都在思考和探索。
现代化养鸡场。羊城晚报·羊城派资料图
8月21日早上10时在广州,八大发起协会的负责人开了一个闭门会议,对谋划了一周的行动方案草案进行讨论。
大家桌面上放着的,除了行动方案还有一份任务清单,树目标、定计划、列任务,要用三年时间推动行业实现品牌跃升、产销提效、市场信心、科技赋能、人才振兴、融合增效六大目标,培育细分领域10个以上年产值百亿级和100个以上年产值十亿级的特色畜牧知名品牌(品种),因而又被行业视为一份“机会清单”。
座谈会上大家达成共识: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数智浪潮深刻重塑产业生态,广东省委创新性推出《“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通过“媒体+”模式推动生产与消费对接、乡村与城市连接,为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提供核心支撑,为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这个共识落到广东畜牧业“媒体+”行动方案里,明确表示:作为全省畜牧产业的核心组织力量,我们各协会深刻认识到,“媒体+”不仅是传播工具,更是驱动产业价值重构、效率提升、边界拓展的核心引擎。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凝聚行业共识,引领全省畜牧企业、养殖主体主动拥抱变革,以“媒体+”深度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联合制定本行动方案,旨在打造全国畜牧垂直类“媒体+”融合发展的标杆。
提出六大目标为全国畜牧产业数字化转型贡献“广东方案”
以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媒体+”融合创新为路径,广东畜牧业“媒体+”行动方案提出,要用三年的时间推动实现六大目标:
品牌跃升,打造“粤牧优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培育细分领域10个以上年产值百亿级和100个以上年产值十亿级的特色畜牧知名品牌(品种);
产销提效,构建覆盖全省70%以上畜牧业主产县的“云端牧场”直播、电商矩阵,线上交易额占比逐年提升;
市场信心,在重点品类实现全流程可追溯,打造“透明牧场”等可视化信任工程,建立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科技赋能,推动AI技术在畜牧领域应用,培育一批智慧标杆企业和示范养殖场;
人才振兴,建立省级“牧播客”孵化基地,培育一批善用新媒体营销方法的新农人;
融合增效,推动“畜牧+文旅”融合项目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畜牧主题文创、畜产品美食文旅等新业态。
在这份行动方案里,提出以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媒体+”融合创新为路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协调、服务功能,引导全行业树立媒体化思维,构建全链条赋能体系,全面提升广东畜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国畜牧产业数字化转型贡献“广东方案”。
阳江鹅养殖场。羊城晚报·羊城派资料图
“肉达峰”后如何“吃得好”?“媒体+”赋能打造牛肉火锅节、百鸡宴
近年来,在“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以及“种业振兴”的引领下,我国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增长势头,部分畜产品产量屡创历史新高。
在物资充盈的今天,我们还是会依靠本能爱上“大口吃肉”。但随着消费“肉达峰”的出现,广东畜牧行业最近几年都在思考: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如何让消费者“吃得好”的同时记住“广东肉奶”?
就此广东畜牧业“媒体+”行动方案列出了三大重点任务:品牌塑造与信任工程、产销对接与市场开拓工程、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工程。
其中畜牧企业打听最多的,是品牌塑造与信任工程中的“粤牧优品”品牌体系构建行动。通过建立“企业申请—协会评审—媒体公示”认证机制,广东将制定并发布“粤牧优品”公用品牌标识、标准体系和准入认证规则。鼓励会员企业申报使用“粤牧优品”标识,并由协会组织专家评审,媒体进行监督。
运用“媒体+”赋能,开展“潮汕牛肉火锅节”“认领一头广东年猪”“中华百鸡宴品鉴”“世界鸽王美食大赛”等系列活动,举办广东生猪、家禽、蛋业、奶业等产业博览会,推广广东名优特色畜牧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
潮汕牛肉火锅。羊城晚报·羊城派资料图
21日的座谈会上,几乎所有的协会负责人都提到了文化赋能的问题,希望背靠“食在广东”的金字招牌,让世界知道广东畜牧的品牌和质量。
就此,广东畜牧业“媒体+”行动方案提出了“畜牧文化挖掘推广行动”:要发动会员单位挖掘整理畜牧产品菜谱、民俗故事及品牌内涵,引导企业入驻《广东畜牧美食地图》电子导览;协助媒体策划举办畜牧故事会,组织企业分享文化故事与粤菜工艺,集中编发宣传,着力呈现岭南烹饪技艺与民俗文化;发布“岭南家宴畜牧菜谱”并摄制粤菜视频,推广产品文化价值与食材标准;整合特色餐饮及畜牧主题生态游资源,编制三产融合链条导览,系统构建“特色养殖-美食品鉴-生态旅游”发展体系,深化畜牧产业文化推广。
此外,任务清单中还列出了“透明牧场”公信力建设行动、“牧播客”新农人培训及“云端牧场”直播电商矩阵建设行动、“粤牧优品全球行”行动、实施“粤牧优品”动漫IP破圈行动等一揽子计划,一下子调动了畜牧企业的干劲。
说干就干!拿出“广东畜牧国际化战略工具箱”
说干就干!22日凌晨1时定稿后,22日一早,八大协会又拿出了一份“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线上培训项目,为广东畜牧业“媒体+”行动方案又添了一把火。
在这个培训体系里,将邀羊城晚报、南方农村报、南方财经等媒体相关负责人梳理“媒体+”的内在逻辑,以近年来广东媒体赋能农业的“打法”为案例,侧重智慧农业的数字化路径,同时邀请政府、企业、专家负责人开题授课,用“媒体+”为广东畜牧产业补上短板,用“故事+IP+短剧+节庆经济”赋能市场开拓、用“预制菜赛道+品牌塑造”赋能产品升级、用“AI+短视频矩阵”赋能产业传播降本增效、用“培训+合作机制”赋能组织协作。
在这个培训体系下,每一节课对应一个“突破口”,组合成一个“广东畜牧国际化战略工具箱”。这让“媒体+”不仅仅是课程主题,更成为了实战抓手。
看到了“媒体+”赋能带来的强大合力,八大协会集体表态:“媒体+”赋能广东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机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全省各畜牧行业协会及广大会员单位,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敢为人先的广东精神,凝心聚力,主动作为,积极拥抱“媒体+”变革浪潮,共同将广东打造成为全国畜牧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高地、价值高地和品牌高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广东农业强省贡献畜牧力量!
文 | 记者 许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