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3月3日电 (罗晓琴)在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场关于民族融合与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展开。罗城以其独特的方式,在民族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交流交往等多个维度发力,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各民族群众在这个大家庭中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汇聚了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邻里情谊与民族情感。
传承民族文化促共识
在罗城天河古街风情文化旅游活动中,民间传统猫狮表演《猫狮呈祥》、民族舞蹈《走在山水间》、民俗合唱《仫佬族古歌》表演赢得观众阵阵叫好,让各族群众在表演中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为了更好地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罗城还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和于成龙廉政文化资源,积极谋划实施“一馆一场一剧”、仫佬古城、民族文化产业园、中华廉政文化园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通过开展“两节一歌”系列活动,利用壮族“三月三”、依饭节、走坡节等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基层群众文艺汇演等活动,不断提升仫佬族文化和于成龙廉政文化品牌影响力
2024年以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深入实施“一乡一月一主题”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每个月由一个乡镇主办一场彰显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旅游等主题的活动,目前已有纳翁、怀群、东门、兼爱、天河等乡镇举办活动。
推动经济发展助共富
罗城充分挖掘自身政策、区位、资源等优势,通过政府主导、政策引领、资金支持和技术职称,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牛养殖、螺蛳粉原材料、糖料蔗三大“富民产业”。同时,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酒水、木材深加工、硅晶新材料三大“强县产业”集群化发展。
2024年,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银书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他让“依饭奶酒”成为罗城的特色“名片”。近年来,天龙泉酒业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模式,不仅内抓质量,还不断外拓市场,成为当地典范企业。
银书表示,唯有各民族紧密团结,才能汇聚强大力量,推动企业不断发展,进而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促进民族融合建桥梁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仫佬家园社区,是罗城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住着仫佬族、壮族、侗族、汉族等14个民族1.2万多名群众。该社区党委加强党建引领,以创建“红石榴小区”活动为抓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各校区党支部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
罗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凭借仫佬家园社区内各民族交错居住、和谐共融的独特优势,精心构建互嵌式社区模式的罗城典范,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发展。
此外,罗城搭建“推普之家”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党员、青年、外地媳妇等具有一定普通话水平的志愿者,推动普通话学习技巧在社区群众中的传播。各社区还组建“啄木鸟”推普志愿者服务队,循序渐进加强搬迁群众的普通话口语能力,助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