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参加即将举办的社区文艺汇演,连日来,在优山美郡西社区活动室内,优山舞蹈队的老年队员们身着演出服,身姿矫健,舞步灵动,挥汗如雨地排练。优山舞蹈队的队员有三四十人,平均年龄65岁。她们一遍一遍地反复练习,就是要为了给观众们带来一场精彩演出。日前,记者走近这支队伍,了解到一个温暖人心的社区故事。
奔波组队
2023年春。优山美郡西社区网格员白二燕入户走访发现,小区里有好多从外地搬来的老人。有的是来帮着带孙子孙女,每天接送孩子、买菜做饭;有的是在老家没人照顾,儿女把老人接过来;还有是老伴没了,老人一个人在家儿女不放心。这些老人在这儿人生地不熟,只能窝在家里刷手机、看电视,日子挺孤单。
“如何让老人们拥有快乐晚年呢?”白二燕突然想起社区里的热心人王密果,王密果虽已退休,但精力旺盛,待人热情,有歌舞特长和组织能力,常在社区做志愿服务。白二燕找到王密果,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把老人们组织起来一起活动,让她们的晚年生活焕发生机。
组织排练
说干就干。很快,白二燕通过走访联系,将很多热爱歌舞的阿姨们聚拢到了一起,每周组织两次集体活动。大家跳舞时,白二燕一边服务帮忙,一面举着手机拍个不停,将老人们笑得灿烂、跳得精彩的瞬间拍下来,大家看到后,更激发了对跳舞的热情。随后,白二燕和王密果趁热打铁,加大了排练量,由每周两次,改成每天一次,每天下午3时,舞蹈队准时出现在社区广场上,排练虽很辛苦,但老人们乐此不疲。王密果一遍遍手把手教动作:“胳膊抬高点!扭腰别太猛!”刚开始,有的人手脚不协调,踩不上拍子,急得直冒汗。王密果就放慢速度,一个动作反复教,还开玩笑:“咱们又不赶时间,跳错了就当加戏!”
慢慢地,舞蹈队的表演越来越专业,如今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都有优山舞蹈队的身影。春节和元宵节,老人们身着盛装翩翩起舞;“五一”劳动节,老人们为文艺汇演奉献了精彩节目;“六一”儿童节,老人们还戴上红领巾,和小朋友们一起跳着欢快的舞蹈……每一次表演,广场上都挤满了人,舞蹈队在社区里的人气越来越旺。
影响带动
舞蹈队越练越专业,演出越来越多,白二燕和王密果先后注册了多个短视频平台账号,把大家排练、演出的片段剪辑后发到网上。没想到,阿姨们的舞蹈发布后一下子就火了,点赞评论成百上千,粉丝人数持续上涨。在大同市鼓楼东街关帝庙演出那天,优山舞蹈队的阿姨们特意换上新买的红裙子,化着精致的妆容。竹板舞一开场,“哒哒哒”的节奏一响,全场都沸腾了!观众们举着手机录像,掌声就没停过。直播时,网上全是弹幕留言:“太厉害了!这精气神比年轻人还足!”舞蹈队员李阿姨刷着评论,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咱这老胳膊老腿,居然成网红了!以后更得好好练!”
有了优山舞蹈队的成功范例,白二燕和同事先后建起多个微信群,按照兴趣爱好把老人分类,拉进不同的群,健身队、唱歌队、棋牌队等多支队伍也陆续建立起来,刚开始,各个群里都是冷冷清清,到现在,每个群都有上百人,大家在群里聊得不亦乐乎,还常常自发组织活动。每支队伍的负责人都表示,要以优山舞蹈队为标杆带队,既要老有所乐,也要拿出成绩。
看着辖区生活氛围的巨大变化,很多居民感慨地告诉记者,社区建起的这些活动队伍,点燃了老年人的生活热情。现在走在小区里,随时能看见老人结伴遛弯,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处处可见温馨和谐的景象:清晨的广场上,老人们结伴晨练;午后的树荫下,棋友们对弈正酣。网格员的举措不仅改变了社区老人们的生活,也成为很多外地老人温暖的第二故乡,更让社区成为一个充满温情和活力的大家庭。
太原晚报 记者 韩睿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