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就医无人签字怎么办?全国人大代表里赞:建议加快建立公共监护人制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0 18:0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老龄化等现象日益突出,我国有超1000万人面临就医无人签字、残疾成年子女缺乏照料等困境。”对此,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里赞呼吁,加快建立我国公共监护人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四川省委会副主委里赞

里赞表示,广义的公共监护制度不仅要为特殊群体和老年人提供监护,还应涵盖政府指导、民间公益组织参与的社会化监护服务。该制度具有专业性和社会化特点,能有效弥补现行意定监护、法定监护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的监护短板,切实保障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与财产权益。

现实:

就医无人签字、孤寡老人缺乏照料

对于加快建立我国公共监护人制度的现实需求,里赞介绍,自2000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如何使特殊群体老人也能按照自己意愿安享晚年,成为社会现实问题。特殊老年群体的生活照顾、财产管理、身心保护、法律行为代理等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失独、孤寡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监护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同时,特殊成年群体的权益维护也存在真空。民政部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单身人口约2.6亿。这一群体在生病住院时面临无人签字等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合法权益。

此外,精神疾病及特殊家庭的需求也不容忽视。里赞介绍,相关研究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约有560-850万例精神疾病患者。患者家庭担忧离世后孩子权益无人维护、医疗决策无人代理。残疾、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同样迫切需要为孩子提供财产保障和监护服务。

里赞指出,在国内,现行监护制度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由于现有监护法律存在制度空白,导致政府的扶助和关怀还满足不了现阶段各类特殊群体监护的实际需求。

建议:

多维度推动公共监护人制度建立

为加快建立公共监护人制度,里赞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在推动制度建立方面,针对重点人群需求进行全国调研,了解无人签字难入住养老院、无人代理医疗决策等问题。由相关部门制定规章,明确公共监护人职责、义务、薪酬及考评标准,规定用人单位、监管主体、选取流程等内容。跟踪规章运行,条件成熟时论证制定相关法律规章。

在出台配套政策方面,专职公共监护人可借鉴护理员管理制度,从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中选拔,经培训、考核后上岗。设置资格考核制度,审查从业人员,考核监护程序、法律法规等内容,并为通过考核人员提供培训与深造机会。明确城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及乡镇村民自治组织负责具体公共监护工作,公共监护人定期向第三方监督人报告监护情况。

在建立辅助专家联合决策机制方面,引入医疗辅助专家决策机制,被监护人医疗决策,有先前医疗指示以其意愿为准,若无则结合医生风险说明和公共监护人分析,依据评分规则决策。引入法律专家决策制度,解决公共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或其亲属利益冲突。在殡葬决策、房屋处置等方面引入其他行业专家,协助公共监护人对无遗嘱或失去判断能力的被监护人决策。

里赞表示,建立公共监护人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专业机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此次建议,能推动我国公共监护人制度早日建立,为特殊需求群体提供切实保障。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潘莉 责编 李彬彬

相关文章

  • 京长合作再深化!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罕见癫痫病例多学科讨论

    2025-05-10 20:11:00
  • 迈瑞医疗:以数智化撬动国际化 冲刺全球医疗器械前20强

    2025-05-07 15:15:00
  • 平顺农商银行西沟支行暖心服务为特殊群体铺就“无障碍通道”

    2025-05-07 14:40:00
  • 久久为功,担当时代使命,澳优连续9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5-05-05 21:02:00
  • 7×24小时在线 揭秘数字世界“急诊科医生”的日常

    2025-05-05 0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