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行走黄河|继承 “黑陶文化” 让“硬刻陶、彩陶”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2:21:00    

来源:【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2日讯为联动沿黄九省(区)共同讲好黄河故事,4月11日-16日,“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举行,立体化、集成式展现山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成效成果。4月12日上午,采访团来到位于德州市的梁子黑陶博物馆。

黑陶是中国新石器晚期文化的代表之作,是中国古代制陶技艺进入鼎峰的重要标志,被史学家誉为“原始文化的瑰宝”“中华远古文明的曙光”,生动地传递了史前社会文化的形态,形成了继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之后的新文化——龙山文化,史学界也称“黑陶文化”。

数千年岁月流逝,黑陶技艺逐步遗失。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州在全国率先让失传数千年的黑陶技艺重新焕发光彩,并与现代技艺结合,使其成为展示中华经典文化的艺术珍品。黑陶文化及产业的崛起,使德州成为现代黑陶的发轫中兴之地,2009年荣膺“中国黑陶城”桂冠,2014年“德州黑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国黑陶城博物馆由德州梁子黑陶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3000万元,面积1800平方米,2015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录。博物馆集收藏、展示、交流、科普、体验于一体,是全方位展现黑陶文化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黑陶烧制技艺”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黑陶城”对外交流的主要载体。

博物馆分东西两个展厅:西厅展示黑陶文化及德州黑陶的发展历程,东厅展示黑陶文化的创新和黑陶精品。梁子黑陶公司以研制、开发黑陶艺术品为主,先后开发出传统黑陶、创新硬刻陶、彩陶、漆陶、日用红陶五大类近千个品种,拥有以8位工艺美术大师、26位工艺美术师为核心的近千人专业队伍。

闪电新闻记者 钱炜 德州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外媒:巴西加强与中国的农业合作关系

    2025-05-15 12:13:00
  • 中国巴西关于乌克兰危机的联合声明

    2025-05-13 20:02:00
  • 通报: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六批涉公共政策、突发案事件、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2025-05-12 19:52:00
  • 国际动漫节前奏:触摸动画的永恒心跳——对话策展人陈卫玮、肖裔俊

    2025-05-11 18:53:00
  • 泰山酒业品牌升级战略发布 融合泰山文化引领鲁酒迈向新高度

    2025-05-10 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