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结果公示!粤港澳494支大学生团队比拼机器人等“黑科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1:07:00    

利用温差发电的新能源车在赛道上驰骋,智能搬运机器人在场地上忙碌穿梭搬运物料……3月29日—30日,2025年广东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在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举办,粤港澳三地45所高校494支团队同场竞技。

4月2日,比赛结果出炉,进入公示阶段。共计223支队伍获奖,其中47支队伍获一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在智能救援赛项中排名第一,共获得6个一等奖;广东工业大学则在太阳能电动车等项目中拔得头筹,共获得12个一等奖。

大赛优胜选手将代表广东参加8月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的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

智能搬运机器人比拼精准“码垛”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裁判长于兆勤介绍,今年的比赛设置了新能源车、“智能+”、虚拟仿真三个赛道,竞赛项目涵盖太阳能及温差发电、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自动分类、飞行器、网联车等,紧跟当前科技发展。

在“智能+”赛场上,个头不大却身姿灵活的智能搬运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在不同颜色的物料中穿梭,找到“目标”后抓取物料,精准地分别投放在同样颜色的圆圈内。

“码垛码得准不准,很考验机器人的精度。”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梁祖红表示,比赛场地模拟了工厂场景,设置了仓库及初加工、精加工的物流规划。

在比赛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物料代表着不同的产品。参赛者会现场领取作业任务,利用智能搬运机器人对产品进行“码垛”,也就是利用摄像头识别不同颜色的产品,并规划作业路径,按要求的顺序将其堆放起来。物料堆放精度越准,参赛者的得分就越高。

在这个过程中,参赛者会运用边缘AI技术,即把训练好的模型轻量化部署在专属的边缘硬件中,不必连接服务器就可以实现现场操作。

新能源车也是赛场上的明星项目。广东工业大学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指导老师兰通亮介绍,新能源车赛道有两个项目,分别是太阳能新能源车和温差新能源车。

其中,温差新能源车是采用乙醇材料作为燃料,利用温差发电为车辆供能。温差发电属于清洁能源,污染相对较小,可以利用工业生产的余热来进行发电,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粤港澳494支团队参赛,规模超往届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是教育部主办的面向大学生的三项创新竞赛之一,也是大学生工程实践类最高级别赛事。根据赛事规则,参加全国决赛的参赛队由各省级选拔赛产生。

本届“省赛”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工业大学承办,竞赛内容融合机械、电子、材料、控制、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知识。共有来自粤港澳三地共45所高校的494支精英团队同场竞技,总参赛师生人数超过1800人,规模超过往届。

“以赛助教,赛课融合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教学部主任、教授谢小柱表示,他们从课程、社团中选拔出优秀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包括电子设计、编程等在内的综合培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理解能力。

智能搬运项目的参赛者、广东工业大学学生黄伟豪表示,参加竞赛对自己的能力很有帮助,“平时我们在课堂上就学习过3D打印、激光切割等技术,参赛可以综合运用课程上学到的知识,提升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南方+记者 黄子欣

通讯员 何永坚 梁祖红 刘肃心

【作者】 黄子欣

广东教育头条

相关文章

  • 从1570份问卷看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变局

    2025-05-17 04:26:00
  •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十场平行会议举行

    2025-05-16 17:17:00
  • 沈阳富橙新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2025-05-13 10:17:00
  • 青城论道|生态伙伴特训营启幕 构建新能源共生发展新范式

    2025-05-11 00:06:00
  • 299元!小米这新机,有点太狠了

    2025-05-10 19: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