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思想周刊|数字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3 07:45: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甘迪

市委召开的“新春第一会”强调,要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超大城市,重庆面临人口规模巨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社会结构复杂多元等现实挑战,传统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新需求。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要以数字赋能为抓手,聚焦解决超大城市发展、服务、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首创性标志性成果,推动数字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以数字赋能夯实数据共享硬支撑。在数字重庆建设的过程中,数据是核心基石。为进一步释放数据潜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要在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数据价值释放、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是释放数据红利,激活发展新引擎。深度挖掘数据资源潜力,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加速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进程,通过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体系。同时,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地满足企业和群众对数据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推动数据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二是健全标准体系,夯实数据底座。加快建立健全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强化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推动数据技术创新应用、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数据的高效利用提供重要支撑,夯实城市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根基。三是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提升算力支撑能力。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加快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国家算力监测调度与安全保障试点任务,优化算力资源调度供给,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提升发展势能,让城市发展更具活力与韧性。

以数字赋能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利用数字技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治理转型,能够更好满足公众对政务服务越来越高的需求。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政务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让群众和企业享受更加便捷、温暖的服务,为构建高质量服务型政府提供坚实支撑。一是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推动公共服务实现智能化。进一步增强数字化开发应用能力,积极拓展数字政府应用场景,以“渝快办”平台为核心,构建平台联通、流程高效的长效机制。同时,优化“渝快政”功能,推动政务服务从“分散化”向“一体化”转变,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二是优化数字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公共服务实现高效化。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聚焦群众关心的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优化便民服务功能。通过数字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提升服务便捷性和精准性,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为构建服务型政府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畅通政民互动渠道,推动公共服务实现精准化。紧贴群众需求,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质量,保障群众合理信息需求。以政府网站为支撑,常态化开展政民互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政府开放日、网络问政等主题活动,增进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提升服务精准性和群众满意度。

以数字赋能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韧性城市,是指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的城市。通过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城市治理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构建起覆盖全域、全时、全要素的城市治理体系,让城市运行更加安全、稳定、有序。一是依托三级治理中心,增强风险防控能力。依托三级治理中心,升级“韧性安全城市治理一张图”,推动风险点位全落图、感知资源全接入、风险事件全汇聚、风险信息全提示,构建全覆盖、全时段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城市日常高效运行、极端情况安全运行。二是加快构建综合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城市综合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全域重塑、多跨协同的数字化履职体系,建强用好多网融合指挥调度系统,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升突发事件应对效率,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推动地下管网数字化。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地下管网数字孪生系统,推动燃气、排水、供水等管线全面数字化,实现可视化三维立体智慧管控。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城市治理更智能、高效、精准,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以数字赋能提升基层智慧治理水平。基层智治体系是数字重庆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需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倾,构建高效协同、智能精准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持续激发基层治理新效能。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智治水平。健全党建统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运转顺畅,凝聚治理合力,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二是迭代完善基层智治体系。健全与“141”基层智治体系相适应的乡镇(街道)管理体制,强化跨镇街、跨社区协同,加快形成可视化实战能力,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实现治理资源精准配置和高效利用。三是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坚持市级统筹、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构建协同高效治理格局,深化市级统筹,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横向协同,健全联勤联动机制;突出纵向贯通,明晰市、区县、镇街权责,推动核心业务、体征指标、事件办理一体流转,提升三级“一体化”治理水平,实现市、区县、镇街高效协同,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相关文章

  •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十场平行会议举行

    2025-05-16 17:17:00
  • 西安网评:“车让人”让古城西安更有文明质感

    2025-05-16 10:57:00
  • 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深入群众

    2025-05-14 10:34:00
  • 伊利闪耀FBIF2025,以创新书写乳业新未来

    2025-05-12 11:46:00
  • 济南:一年减少漏水量近300万立方米,相当于2.5个大明湖

    2025-05-11 1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