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车轮的机箱上站着几个机器人,随着机箱移动,机器人伸展“手臂”对线路进行检修。它们被称为铁路上的“接触网医生”。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与中铁六院集团电化院等5家单位联合研发的接触网智能检修机器人平台,在朔黄铁路投用。
这个平台是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领域首个实现“智能诊断—自主决策—精准作业”全链条闭环的智能运维装备,对促进我国重载铁路运维模式智能化、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电力机车的“能量动脉”,接触网系统承担着为列车持续供电的关键职能,其状态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安全。传统人工检修长期面临“三高”难题——高空作业风险高、人工检测盲区高、经验依赖成本高。此次上线的智能检修机器人平台,融合3D数字孪生、智能识别、控制AI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智能诊断精准化、自主作业少人化、安全管控智能化,可规避传统人工检修的视觉盲区,大大降低高空坠落、电弧灼伤等安全事故风险。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研发团队历时3年,攻克了“高空螺栓毫米级对位”“多夹具动态避障”等6项技术难关,构建起覆盖感知、决策、执行的完整技术体系。平台试运行期间,已在朔黄铁路完成接触网检修作业12次,单次作业效率大幅提升,检修合格率达100%。
(记者 李圣哲 通讯员 孙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