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油茶郎王辉浩的“君子之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10:19:00    

“虽然我赚的钱没别人多,但我收获的情绪价值远超他人。”每次走访合作种植户,王辉浩总能得到对方的热情款待。农户那份发自内心的尊重,让同行者心生羡慕。

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本文图片由王晓峰、李敬平 摄

琼崖抗日根据地,在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中处于最南端,书写了“孤岛不孤”的革命奇迹。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温泉村,在琼崖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王辉浩就在这块热土上从事油茶种植及深加工。

椰子寨战斗就发生在王辉浩家附近。

“打响琼崖革命第一枪的椰子寨战斗,就发生在我们村庄附近。”“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英雄故事,王辉浩从小听到大。

纪念馆大厅。

“母瑞山曾两次保存琼崖革命的火种。我常想,两次绝境重生靠的是什么?”王辉浩说,他参观过当地众多红色遗址,在海量的文字介绍里,他对“坚定信念、自强不息、敢于牺牲、依靠群众”这十六个字印象深刻。

这十六个字,成了他创业路上的准则。

王辉浩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2016年大学毕业,学计算机的他决定子承父业,回到家乡从事油茶种植和加工,希望把家乡特产做出名堂。

“2013年我读大学时,琼海市提出发展本地油茶产业。我父亲的油茶田有幸成为良种选育基地之一。”王辉浩说,当时市场对茶油需求旺盛,但因为总产量低,价格居高不下。

平时在校学习,周末回家给海南大学油茶种苗选育技术团队当助手,在这个过程中,王辉浩掌握了科学种植油茶的技术。

创业后,王辉浩扩大了自家油茶种植面积,同时向周边农户出售优质种苗,并输出种植技术。

油茶果。

好苗子加上好技术,给温泉村的油茶产业带来颠覆性改变:以前,茶果亩产不到100公斤,榨出的油只够农户自己食用。如今,茶果亩产500公斤以上,真正成了“农产品”。

“多亏辉浩这小伙子,是他送来了好苗子,教会我们怎么种树。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在‘家门口’就能挣上‘活钱’。”文昌合作种植户黄兹南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他告诉记者,自己种植油茶树好多年了,今年收获了2000多公斤油茶果,收入2万多元。

昔日沉寂的山坡,因连绵的油茶林重新焕发生机,也实实在在充盈了村民的口袋。

王辉浩在油茶园里查看种苗情况。

茶油的产量上来了,新问题也接踵而至。王辉浩发现,不同农户榨出来的油,在风味和品质上存在不小的差异。

“没有种植和生产标准,全靠个人经验,自然会出现这个问题。想要大规模销售,这肯定行不通。”王辉浩第一时间想到了标准化生产。

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茶油的生产标准在2019年得以确定。品质提上去了,乡亲们的“饭碗”也端得更稳了。

王辉浩在油茶园里查看种苗情况。

几年下来,附近区域油茶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王辉浩的足迹也逐步遍布海南全岛。

产业走上了正轨,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此时,王辉浩又有了新的想法。“琼崖革命的火种长达23年生生不息,靠的就是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他继续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与合作种植户建立“利益共同体”:从原先自行收购油茶果并进行加工销售,改为向种植户提供优质种苗及配套技术服务,待果实收获后,可折算为成品油,暂时存放在他那里。

这些茶油,由种植户自己销售,他则提供“一键代发”服务。他还承诺,种植户在一定时间内没有销售完的茶油,他负责全部回收并结清余款。

“自力更生”是这片红色热土的亮点之一。

想法很美好,却在现实中碰了壁。

“推广这一销售模式时,谈了10家,只成功了1家。那家还是看在乡里乡亲的面子上才答应的,面积也仅有几亩地。”王辉浩坦言,这一次调整充满艰辛。

“最难的时候,我想到了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里的那座雕塑《艰苦岁月》——老战士悠然吹笛,小战士依偎倾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眼前。很早以前收入小学课本的《在艰苦的岁月里》那篇文章,灵感就源于它。”最触动王辉浩的是,吹笛老战士的原型王业熹,在与冯白驹等人坚守母瑞山的艰苦岁月里,始终带着一根竹笛,战斗间隙依然乐呵呵地吹奏海南民歌。

“这穿越时空的竹笛声,正是我们血脉中那份豁达与坚韧精神的写照。”他说。

王辉浩一家一家地跑,掰着指头和种植户算账,靠着口碑,新的合作模式逐渐被农户接受。

“用果实换成品油,由农户自行销售,他们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我赚来料加工费,好处是不用为销售伤脑筋了,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研究种植和加工这两个环节。”王辉浩向记者透露,凭借这种互利共赢模式及积累起来的信誉,他的“朋友圈”正逐步扩大,如今他的合作伙伴遍布海南岛,油茶种植合作面积已突破万亩。

母瑞山。

附近勇敢村村民王振亮,也是这一“利益共同体”的受益者。他告诉记者,和很多种植户一样,他和王辉浩的合作属于“君子之约”:“我们连书面合同都没有,全是口头约定。这么多年下来,他的人品靠谱。”他告诉记者,王辉浩做的这件好事,让很多留守老人多了一份收入。

纪念馆一景。

“辉浩做的,可不仅仅是门生意。”老党员王琼云感慨道,“你看他把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把‘小油茶’做成了‘大产业’,让家家户户受益。这路子,多像当年先烈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的那股劲儿!”

革命先烈的雕塑。

从革命火种到致富希望,这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神,如今正通过王辉浩手中沉甸甸的油茶果和一份份“君子之约”,在琼崖大地上焕发生机,照亮更多乡亲共同富裕的前程。

纪念馆内革命先烈的浮雕。

记者手记

从“孤岛奋战”到“万木成林”,王辉浩的油茶事业,印证了群众信任才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在温泉村的油茶园里,王辉浩指着枝头果实讲述的不仅是亩产“奇迹”,他眼中闪烁的光亮,更源于一份无价的财富——村民对他的信任,远非利润可比。

王辉浩让出利润,开放种苗、技术、加工与销售渠道,换来乡亲倾力携手,共同做大油茶产业。

王辉浩脚下的路,铺展着油茶的青翠,更烙印着“同舟共济”的红色基因。从革命传统到致富希望,这薪火相传的精神,正借由沉甸甸的油茶果与千金不换的“君子之约”,在海南岛上续写新篇,照亮共富前程。

当地军民积极参加抗日斗争。

琼崖抗日根据地

琼崖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岛上创建的唯一根据地,书写了“孤岛不孤”的革命奇迹。

抗日战争时期,琼崖抗日根据地军民作战2000余次,击毙日军、伪军3500余人,不断压缩日军占领区,有力支援了全国抗战。

1945年7月至8月,琼崖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日军、伪军实施反攻,攻克感恩、儋县等县城,解放海南岛三分之二的土地。

人物简介

王辉浩,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温泉村人,现为琼海温泉发富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我想对您说

革命先辈们,你们在琼崖点起的星星之火,如今已长成漫山油茶树,结出金果果!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君子之约”,就是咱琼崖后辈向你们交出的答卷!

编辑:龚一鸣

相关文章

  • 油茶郎王辉浩的“君子之约”

    2025-08-11 10:19:00
  • 护绿+联谊,茂名80余名青年职工共赴“绿色青春之约”

    2025-06-24 00:05:00
  • 挂果快、产量高,陕西苹果在中亚茁壮成长

    2025-06-15 07:04:00
  • 西峡县军马河镇:多措并举筑牢织密“防返贫”保障网

    2025-06-12 18:34:00
  • 良种荟萃 助农增收|曲阜市举办小麦新品种展示评价观摩会

    2025-05-24 09:21:00